【北京科技大學(大陸地區)】
<P align=center><STRONG><FONT size=5>【<FONT color=red>北京科技大學(大陸地區)</FONT>】</FONT></STRONG></P> <P><STRONG>【辭書名稱】教育大辭書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北京科技大學是以冶金和材料科學為重點、以工科為主,並兼有文、理及管理學科的多科性高等學校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一九六○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隸屬冶金工業部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校址在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三十號,占地八百四十畝,校舍建築面積近三十萬平方公尺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北京科技大學原名北京鋼鐵工業學院,一九五二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,由原北洋大學、唐山交通大學、華北大學工學院、西北工學院以及山西大學的冶金、採礦類系合併而成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一九六○年改名北京鋼鐵學院,一九八八年四月改現名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一九九三年九月,全校有研究生院、設計院、成人教育學院和北京科技大學延慶分院,設有十八個系,其中較著名的系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系、材料物理系、機械工程系、自動化系、物理化學系、金屬壓力加工系、冶金系、熱能工程系、採礦工程系、表面科學與腐蝕工程系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共有二十六個本科專業及三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採礦工程、工業自動化、礦山工程力學、礦山機械工程、冶金物理化學、鋼鐵冶金、熱能工程、材料物理、金屬材料及熱處理、鑄造、金屬塑料加工、粉末冶金、腐蝕與防護、冶金機械等十四個學科(專業)可授予博士學位,冶金、材料、礦業三個學科為博士後科研流動站,三十五個學科(專業)可授予碩士學位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較有影響的學科是金屬材料、金屬物理、冶金物理化學、鋼鐵冶金、金屬壓力加工、冶金機械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設有礦業、冶金、金屬材料、金屬壓力加工、機械工程、熱工、金屬科學與工程、自動控制、機器人、軋鋼技術改造、材料失效、高等教育研究等十九個研究所,另有聯合國開發署北京腐蝕與防護科技培訓及諮詢、化學分析、計算、計量檢測等四個中心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較重要的實驗室有新金屬材料實驗室、固體電解質冶金測試技術實驗室等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三學年度,全校有全日制在校學生五千三百餘人,其中博士、碩士研究生一千零四十人;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有成人教育在籍學生二千五百餘人;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全校教職員工三千五百餘人,其中教師一千四百五十人(教授、副教授七百餘名)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教授中有博士生導師四十九人,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柯俊、蕭紀美與冶金物理化學家魏壽昆等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學校圖書館藏書八十二萬餘冊,中外文期刊二千餘種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設有北京科技大學出版社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學校主要定期出版物有〔北京科技大學學報〕、〔高等教育研究〕、〔思想政治教育〕等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 </P>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頁:
[1]